中育心理哇卡、悟卡---心理咨詢的有效輔助工具、自我探索的實用卡片
林祺堂老師在臺灣長期推廣敘事療法,深得其精髓,并采用敘事療法理論設計了「悟卡」與「哇卡」配合咨詢使用,這是兩套極為神奇的卡片,它透過神奇的正向賦能問句,峰回路轉的引領個案看見生命內在的能量與光亮,近年來頗受助人工作者喜愛。
哇卡,找到問題故事以外的新故事
哇~卡是由黃錦敦、林祺堂這兩位敘事取向的諮商心理師,以敘事治療里「獨特結果」(unique?outcomes)的概念來創作問句,加上紀寶如老師的視覺設計,所創造出來的治療性對話媒材。
敘事治療是藉由說故事和后現代哲學觀這兩大基礎所發展出來的治療學派。敘事取向認為人之所以會持續受困、受苦,乃是因為主角活在充滿問題的故事里,但是透過「獨特結果」的對話,我們可以找到許許多多問題故事以外的新故事。
而哇~卡,就是把獨特結果此一抽象的概念,化為一句句具體的問題,透過這些問題來對話,讓我們有機會更靠近新故事。
·····················································
哇卡全套共70張卡片,每一張卡片都是一個不一樣的好奇問句。
卡片主要包含兩套系列卡:【入口系列卡】與【豐厚系列卡】
● 找到通往新故事的入口…【入口系列卡】
例:「在故事里,你最想讓人聽懂的是什么?」
「在故事里,如果發生了什么,你連作夢都會笑?」
入口系列卡主要的功能是找到一個個可以通往新故事的入口。這套系列卡就有如一雙獨特的眼睛,幫忙我們看見新故事存在的線索。
● 讓好故事有了厚度與精彩…【豐厚系列卡】
例:「你想怎么走這條路,會讓你可以更貼近期待中的自己?」
「如果你是編劇,這樣的劇情安排,是想讓主角學習到什么?」
豐厚系列卡的功能是,當我們找到新故事的入口后,要將這樣的故事撐開一個厚度,如同一本好看的書如果只有章節名稱而沒有內容,會失去大部分的精彩。
豐厚卡就是用來讓每個章節里的內容長出來的對話卡片,透過這些一個個問句,讓好故事長大。
一套創造深刻動人對話的卡片
哇~卡藉由卡片創造出一系列動態的對話,在國內外的牌卡里,幾乎是獨一無二的。也因為這個特性,哇卡常常能夠創造出深刻且具治療性的對話。
哇~卡和其他相關的卡片也有很好的搭配性,例如生涯卡、愛情卡、能力強項卡、情緒卡,以及一些投射性的圖卡…等。這些牌卡加上哇~卡,常能問出比原本更豐厚的故事。
同樣以敘事治療概念所設計的哇~卡與悟~卡,若熟悉使用,兩者搭配起來更是力道十足。
卡片內容
1.?70張卡,即是70個好問句。
2.?游戲紙盤(兼使用說明):1250pxx1250px的游戲紙盤上有對應的格子,方便系列卡片的擺放與拿取。紙盤上的說明書,也可以讓不熟悉的使用者一邊玩卡、一邊看使用方法。
生命故事卡(哇卡2)用有趣的問句,問出深刻的故事
卡片緣起與說明
深刻的對話,永遠不嫌多
繼【哇卡】在2010年推出后,這套溫暖又厚實的敘事問句卡片,立即風靡了許多被敘事吸引的助人工作者。于是同年底,兩位作者又著手創造另一套更活潑好玩的「哇卡續篇」,經過兩年半,終于完成了!?
為了在產品名稱上與原本的哇卡有所區別,這套全新打造、創意十足的卡片,我們稱為【哇卡2─創意問句版】,同時也叫【生命故事卡】,而原本經典又雋永的哇卡則叫做【哇卡-經典問句版】。
連青少年都會忍不住想回答的好問句
除了延續「哇卡-經典問句版」溫暖而有力量的問句,【哇卡2/生命故事卡】使用了更活潑的語言與趣味感,讓青少年也有機會藉此卡片思考與對話。在卡片里,你會發現童話故事的情節、漫畫中的人物、電影中的角色、網絡游戲…等,都成了卡片里對話的素材,活潑與趣味的問句之下,潛藏的是對主角的生命深深的好奇與相信。象是:
*「經過這么多辛苦,如果神燈巨人現在給你三個愿望,你會許哪些愿望?」
*「在網絡游戲里,每經過一些挑戰就會『升級』。用這樣的方式來看你目前的挑戰,你會說你正在逐漸『升級』的是什么?」
*「丑小鴨無懼嘲笑與質疑,長成優雅的天鵝。你的故事說到這里,不管挑戰有多大,你會說什么才是你自己想要的樣子?」
一張卡片=一個輔導活動教案
為了讓學校的輔導老師可以活用這套卡片,哇卡2/生命故事卡提供了「一張卡片一堂課」的玩法,將卡片中深厚美好的問句,轉化為一個個輔導活動教案,讓孩子能藉由一堂堂哇卡化身的輔導課,找到面對自己生命的方向與力量。(部分輔導活動收錄在卡片的說明手冊中,另外將有更多的輔導活動,將在日后結集出版。)
卡片系列介紹
哇卡2/生命故事卡?主要分成三個系列,包括【入口系列卡】、【豐厚系列卡】,以及【整合系列卡】。其中,入口卡中的問句特別適合成為開啟新故事的入口,豐厚系列卡能夠讓入口故事越說越豐厚,而整合系列卡,則可以在主角力量逐漸出現時,用來整理重要的收獲與未來的方向。
玩卡時,可將卡片按照位置,擺放在生命故事卡的質感布紙上,隨著同心圓的設計,由最外圈的【入口故事卡】,慢慢問到內圈的【豐厚故事卡】,最后是圓心的【整合故事卡】。一步一步,慢慢接近生命故事的核心。
卡片內容
1.?84張卡片。84個活潑又有趣的生命問句。
2.?游戲布紙:1150px?x?1150px的質感布紙,印上了入口卡、豐厚卡、整合卡擺放的位子,方便玩卡時的擺放與抽取。布紙上的同心圓設計,讓訪問者由外圈到內圈,一步一步慢慢問到生命的核心。?
3.?說明手冊:精致的小手冊,除了有清楚的卡片玩法與介紹,同時收錄了數個輔導活動教案,可在課堂中應用。
悟卡,引出動人卻被遺忘的好故事
![敘事卡片 敘事卡片]()
悟卡,是一套以敘事治療里「重組會員」為概念所設計的卡片。這套卡片是由林祺堂和黃錦敦兩位敘事取向的諮商心理師,經過不斷的討論,再加上設計團隊的雕琢,歷經兩年,才有了這套外貌與內涵同時兼具的卡片。
悟卡里包含著四系列的卡片,分別為「碰觸故事」系列卡、「辦桌」系列卡、「他者見證」系列卡、以及「自我見證」系列卡。透過這些卡片的對話,能將主角關注的議題,引入重要的自我與人際資源,讓原本的故事,被賦予愛與新的視野。
悟卡是一套擁有強大力道的對話工具,常常能引出動人卻被遺忘的好故事,適合想要創造高質量對話的朋友使用。
除了「碰觸故事」系列卡以外,其余三套系列卡都能單獨使用或合作使用。其中「辦桌卡」系列卡,很適合運用在團體中,同時具有趣味又動人的元素,甚至稍微變通玩法,連中小學的孩子都能使用。特別的是,悟卡和哇卡、生涯卡、能力強項卡等產品,也有很好的合作性。
以下,簡略介紹四個系列卡:
【碰觸故事系列卡】邀請主角接觸自己,敘說生命中的某些故事
例:「談一個目前在你的生活上、生命里很想好好面對的挑戰或困境。」
4張碰觸故事系列卡,最大的目的在協助人們暖身,?從不同的位置敘說自己的故事,并搭配悟卡三大系列(辦桌、他者見證、自我見證)使用,讓生命故事娓娓道來...
【辦桌系列卡】以「辦桌」文化為隱喻,邀請「對」的人來見證我們的生命處境
例:「如果有一天,你走過了這個挑戰,要辦一桌宴席論功行賞(好好感謝),你會想邀請誰上桌?」
20張辦桌系列卡,可獨立使用,也可以和「他者見證」、「自我見證」系列卡合作使用,是趣味與深度兼具的一套系列卡。
【他者見證系列卡】透過邀約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讓視野得以擴展、找到方向
例:「他(這個對你很重要的人)會說:從認識你到現在,你一直堅持的是什么?你有的新改變又是什么?」
30張他者見證系列卡,也很適合運用在失落經驗的當事人,讓主角與失落對象的關系線有機會重新連結?(say?hello?again)。
【自我見證系列卡】邀約十年前或是二十年后的自己,來與現在的自己對話
例:「如果這個故事繼續往前走,走到你喜歡的位置,你會說:那是完成了你幾歲的夢想?那是一個怎樣的夢想?」
34張自我見證系列卡,透過時間軸的移動,把自己當成資源,讓人們得以連結上自己生命的脈絡,強化自己與自己的關系。創作者在實務工作中發現,「自我見證」有著很強大的力量,具有療愈過去創傷的可能。
卡片內容
1.?卡片:4個系列卡片,共88張。
2.?說明手冊。
3.?悟卡桌布(辦桌布)。
三套卡片適用對象:
˙愛說生命故事、愛聽生命故事、對生命經驗整合有興趣的人皆可。
˙心理專業從事人員:如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社工師、精神科醫師、精神科護?理人員、學校輔導老師…。
˙相關志工:如張老師、生命線、家庭教育中心、老人福利機構、安寧病房志工。
˙輔導教師、生命教育教師。
˙助人工作者:如心理師、社工師、護理師。
˙助人相關科系(心理、諮商輔導、社工…)的學生。
˙任何想要創造高質量對話的人。
適用場合
˙個別心理會談、團體輔導。
˙家人朋友間的有趣、深刻互動。
˙輔導活動課程、生命教育課程。
˙專業督導、自我督導。
˙自我書寫與對話。
卡片優勢:
l?臺灣林祺堂老師獨創
l?首次正式引進大陸
l?首次對課程以外的朋友開放,簡單易學
l?大小適中,輕便易攜
l?卡片外在質量高,內在價值高
團購、購買整套系有優惠
聯系方式:
電話:010-83820502 ?18612763263 ? 18601261760 ?18515302438
郵箱:eduoffice@163.com